許多現代爸爸,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從家中「惡意缺席」。

 

真的不在

  第一種是真的不在,在「播種」之後或另有新歡之後,就逃之夭夭,留下無依的媽媽承擔未知的單親世界。

 

  1993年一項美國人口普查局的調查研究指出,「典型的美國家庭」不再是「父母與子女」了。超過半數的家庭都沒有小孩,另外半數有小孩的家庭中,有三分之一是單親。而單親家庭中的86%,戶長是母親。

  之前紐約時報雜誌亦報導,當從事青少年犯罪調查的工作人員,想深入瞭解這些青少年的父親背景時,卻找不到他們的蹤影;工作人員發現了一個沒有父親的世界!

 

常常不在

 

  第二類的缺席爸爸,則常常不在家。他們可能忠於事業,忙於應酬,其子女不愁吃穿,但很少有機會見到爸爸。

 

心不在焉

 

  另有一種缺席爸爸也是社會工作人員或心理治療人員所關切且常面對的。

  這些爸爸以十分平常的方式「缺席」。他們賺錢養家,也常在家裡。可是,他們花好幾個鐘頭看報、看電視,並從事自己的嗜好、社交,「理所當然」地將大部份教養責任推給做母親的,他們大約只花五分之一母親所花的時間在家務上(包括照顧小孩)。

  根據八十年代的研究,即使母親出外工作也未減少與子女相處的時間。她們節省清理房間的時間、自己的嗜好、與朋友的社交、甚至睡眠時間來和子女相處。

  而美國的父親們平均每天只花十至三十分鐘與小孩在一起。

  諷刺的是:反而父親們在離婚後,還有機會花更多時間與小孩在一起。原因是在監護權下,他們有特定時間探視子女,那些時間反而多於以前他們所花在孩子身上的。

 

「改天吧!」

 

  這些惡意缺席的爸爸所造成的困擾與問題,輕則如民歌手Harry Chapin在"Cats in the Cradle"歌中所敘述的故事:

  小男孩在接受爸爸所送的禮物-球-之後,要求爸爸陪他一起玩球,可是爸爸總說:「改天吧!」

  雖然屢遭拒絕,但小男孩的心願仍然希望將來像爸爸。一天小男孩上了大學,然後畢業、工作......。偶爾回來探望父親之時,父親總會說:「有空回來陪陪我,我們可以聊一聊。」

  只見大男孩說他極願意,但很忙,所以,「改天吧!」

  望著大男孩離去的高碩背影,父親不禁歎道:「他的確像我!」

  惡意缺席的爸爸對子女較深的影響是:子女沒有安全感,對角色認同有困惑-既無適當的男性角色模式可依循,也不容易瞭解女性如何艱辛地維繫一個家。導致男孩長大不會當爸爸,不知感謝妻子的辛勞,怪罪妻子不似母親能幹。女孩則極易灰心沮喪,缺乏自信,自卑感重,不易信任男性。

 

你可以成為好父親

 

  上帝樂意透過家庭將祂的愛一代一代地傳下去,祂所賦與父親的天職是:

「要將耶和華的美德和祂的能力,

並祂奇妙的作為,述說給後代聽。...

使將要生的後代子孫可以曉得;

他們也要起來告訴他們的子孫,

好叫他們仰望上帝,

不忘記上帝的作為,

惟要守祂的命令。」

 

  父親是孩子們可學習的模範。除了言語上的教導,父親處理事情的態度與方式都在無形中影響孩子的選擇,也影響著孩子對天父上帝的認知。

  因此,父親是否以上帝為首,是否認識自己,是否與配偶有好的關係,是否有勇氣在上帝和人面前承認自己的不足,在在都影響小孩。而認識孩子的成長階段,花時間和小孩相處與溝通,更是不可或缺的!

摘自「台福通訊」No.51, P.3, 莊光楨著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
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

詩篇127:3

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
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

以弗所書6:4

 

 

附記:根據分析,男人年過四十之後,對家庭生活的渴望會逐漸增加,但經過過去長期的「缺席」,再加上孩子已經成長,家人對於他的轉變多已漠然。另有調查顯示:男人臨終時最大的遺憾,多半是覺得生前太少花時間在家人身上。

 

活泉小簡